• 似乎还记得
    傍晚的城市,一直下着细小、稠密的雨水。你在不紧不慢的走路,一个人,头发全部很顺从的贴着头皮,可能在行走的过程中,你一直是微皱着眉头的,这似乎一直是你的习惯,因为,你在和别人接吻的时候,也没有令你的眉头舒展开来。

    你会认为,你是好孩子,虽然孤身一人。
    记得,你走到 11 路 车车站等车的时候,你看见城市最高的住房。
    一层
    两层
    三层

    你数了三边,才敢确认那建筑有多少层。
    ——多少层?你当时,是这么想的吧。

    公车内有些拥挤。你看到有人带着太阳镜,腿摆开得很大,在后排中间的位置装酷;你看见男人的手环过女人的腰,两人说些什么,他们的表情让你感觉很舒服;你看着玻璃淌着雨水,映照外面暗黄的灯光,忽然着迷起来…
    那时候的你,没有想过,一些日子之后,你会忘记它们。

    也忘记了当时的自己。

  • 接近

    Adam

    摄影究其本身就是一面镜子,观者在作品里照见的只是自己。各种线索和暗号铺陈,似乎在歧乱进入迷宫的路径,可是这又何妨?观看者自然还是会很清晰地捕捉到自己最想阅读的碎片,并且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。
    于是纯真者照见了孩子,幽默者看到了欢乐,茫然者看不见答案,无聊者也依然百无聊赖。

    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,这是不是说明了摄影只是一个过渡介质,(当然除了摄影作品,很多视觉作品都有这个特性)你制作照片的时候,永远只能完成这个作品的一半,而另一半却交给了观者,摄影作品本身并不需要完整,他需要的是在表象下尽可能大的表述空间。

    谢谢 Maleonn 老师。